2019年5月28日下午,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组织召开学院课程标准学习交流会。
根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要求,评建办制订了学院课程标准编制模板,新的课程标准由课程基本信息、课程定位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及实施、课程评价、课程资源、课程管理、编制依据八个部分组成,层层递进、环环相扣、逻辑清晰严密。
课程定位要求明确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,课程目标要求明确通过课程教学和学习,学生在能力、知识、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(课程任务的细化),定位和目标都强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,以体现课程的作用。基于目标任务,选取和细化课程内容,确定教学模式、方法、手段,即课程设计与实施。课程任务完成得如何,课程目标实现的情况如何,课程内容与实施是否科学,等等问题,是课程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,教学效果只是课程评价的一个点(从施教者角度而不是课程角度),当然也是重要的观测点,课程评价必须是前期、过程中、结果(甚至是课程之后的发展)几个方面、几个阶段的加权结合,因此课程资源、教师施教、学生学业评价三个子系统构成课程评价体系的主体,其中学生学业评价系统强调要阐明如何针对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能力、知识、素质目标进行评价。课程资源既是课程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,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,在“教学环境及设备”部分,对于校内实训环境,课标要求“教师(教学团队)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、专业(学科)新技术应用需求,在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提出校内实训场所合理化改善、建设的方案或意见建议,不断促进课程建设向前向上发展”,对于校外实训基地,课标要求“教师(教学团队)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、社会人才需求,从促进培养学生成为行业有用人才的需要角度,积极探索并提出校外实训场所建设、运用、维护的合理化方案或意见建议,不断促进课程资源建设向前向上发展”。课标的“课程管理”部分,提出课程管理的目标是“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,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,使学习者发展个性,形成职业能力,养成职业素质,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成员;帮助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,不仅在于增强效果、效率,更在于完成高水平的学习;管理者有责任敏于社会脉动,营塑学校的学习文化和实现师生的共同愿景”,课程管理者是谁?是教师,是课程教学团队。
学院各系部之前已对课标作了2次修订,新的课程标准模板借鉴了省内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,对课标编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,交流会上,评建办杨主任作了解读,教务处段处长对课标编写进行了工作安排和要求。此次学习交流活动,对促进学院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较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。
教务处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交流。